- 首页 > 央广网教育 > 频道页推荐 > 就业观察
AI融入教育,怎样才是正确的方式?
2025年是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开局之年,人工智能教育被列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。教育部明确提出,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课堂教学,推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,提升学生的数字化素养和创新能力。随着DeepSeek等高效能开源大模型推出,各高校加速接入大模型,支持师生开发学科类教学科研模型、打造个性化智能体等。张伟表示,在复杂的学科领域,如果AI模型生成了看似合理但实际错误的解释,师生就可能因此形成错误的知识框架。
2025-03-24 09:03
为青春与乡村的“双向奔赴”铺路架桥
在乡村全面振兴美好蓝图和国家相关方针政策的指引下,乡村就业创业逐渐成为高职毕业生择业的新潮流,高职生的返乡就业热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。自乡村全面振兴战略正式提出以来,各地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出台各类促进返乡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。高职生返乡就业的热潮之下,乡村与年轻人的“双向奔赴”也面临诸多挑战。在政策支持上,针对高职人才做好返乡就业创业的政策扶持,不仅要确保政策落实到位,还要提升政策的针对性。
2025-03-24 09:03
济南推进普通高中挖潜扩容
近日,山东省济南市教育局副局长方奎明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,近年来,济南普通高中办学条件不断改善,办学规模稳步扩大。今年1月1日,《济南市民办普通中小学校积分管理办法》正式实行,采取公办高中对口帮扶、指导民办高中等模式,促进民办普通高中规范办学、提升质量。济南还将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,进一步扩大普通高中办学自主权,探索实施艺体特长统测和艺体人才贯通式培养。
2025-03-21 08:56
东北林业大学:学生求职 AI“开方”
学生们手持简历,在智能终端与专家咨询区之间穿梭;一台台人工智能设备在3秒内生成多维度的简历诊断报告,不仅标注出内容匹配度、关键词优化等硬性指标,还能分析“职业形象定位”“成长路径逻辑”等软性要素。东北林大举办的“不落分胶囊课堂”“就业有话说交流沙龙”等活动也场场爆满。东北林大党委常委、副校长张春雷表示:“学校将继续整合资源,拓宽学生就业渠道,举办供需见面会,扎实开展访企拓岗工作,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。
2025-03-20 09:17
培养创新意识 挖掘发展潜力
创新创业(以下简称“双创”)教育已成为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。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王洪才指出,开展“双创”教育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让学生学会探索、勇于实践,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。对此,孙宇认为,高校需进一步扩大“双创”师资队伍,应当让真正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人通过言传身教,提升学生“双创”技能。”孙宇认为,做好“双创”教育的重要前提是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,让学生可以放开手脚,主动探索。
2025-03-20 09:17
【光明时评】人工智能时代,推进语文教育正当时
“通过对全国93所高校558个专业的调查发现,超过一半专业没有开设‘大学语文’,而且理工科专业开设的比例更低。”此前,全国人大代表、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宁凌建议,高校全面开设“大学语文”课程,提高该课程地位,规范教材和大纲,提升教学质量。教育部在答复中称,下一步将指导相关专家组织开展调研,深入了解高校大学语文教学情况,推动高校深化大学语文教学改革。从这个角度看,高校推进大学语文教育,实则具有以道德本位培育新时代国民综合素质的现实价值。
2025-03-20 09:17
湖南:大学生创业“金种子”结出“金果子”
“今年起,湖南将举办‘金种子杯’大学生创业大赛,邀请全国乃至全球大学生来参赛。为鼓励大学生创业,湖南通过出台多项政策、举办创业大赛、搭建孵化平台等方式,持续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,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环境。举办2025年“金种子杯”大学生创业大赛是湖南省推动大学生创业的一项重点工作,也是湖南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“低成本创业、高品质生活”青年创业湖南IP的典型举措之一。
2025-03-20 09:17
别被在线心理测试忽悠了
“你家孩子是NPD(自恋型人格障碍)、ADHD(注意缺陷多动障碍)吗,快来测一测”……近期,一些打着所谓在线诊断心理问题旗号的视频在网络上大量传播。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,这类在线“诊断”将严肃的心理健康测试娱乐化、绝对化,而背后则另有玄机。孩子成绩不好只因性格不够“完美”、有心理问题……不少家长特别容易受这类视频影响,滋生焦虑。必须指出,家长作为成年人,要做好孩子心理健康的守护者,而不是被不负责任的机构迷惑,在缺乏专业心理机构诊断的前提下,轻易地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。
2025-03-20 09:17
“抢人留人”的密码是城市与人才同频共振
3月13日,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出台若干措施,宣布面对在校生和应届毕业生推出一揽子人才政策:在校生来南沙考察可享3晚免费住宿、应届生(含离校两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)面试7晚全免,入职或创业再享15晚“过渡期”免费住宿。当前,不少城市的人才竞争渐渐从人才补贴、住房补贴、优待落户等“老三样”,递延到求职路费补贴、求职免费入住、配套服务等“新三样”。
2025-03-20 09:17
专业随着产业“转”
学校抓住行业转型发展契机,与行业头部企业密切合作,构建“1+M+N”实践基地网络,打造“产学研创赛证”紧密结合的实践教育生态。其中,“1”是针对土建施工类专业转型发展的智能建造实训基地。实训基地可移动、可迭代、智能化的特点,使得实践教学课程和方法能适应未来技术发展的多重目标。面向智能建造技术未来发展要求,学校通过“四个结合”,着力培养未来职业岗位所必需的专业能力、学习能力、交流合作能力、创新创业能力。
2025-03-19 08:56